![]() | 搜索 |
今年以来,以铜为首的有色金属品种走出了波澜壮阔的市场行情,在市场风险显著的当下,企业通过期货衍生品管控风险的需求强烈,期货行业也在不断探索精准对接企业的实际需求。近期,记者采访了东亚期货及其客户埃赛克斯古河(Essex Furukawa)。作为电磁线行业百年企业,埃赛克斯古河的高级采购经理李东告诉记者,企业需要专注于主营业务发展,严格执行套保决策,通过保值手段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,而不是囤积居奇在原材料上挣钱。
自1896年以来,埃赛克斯古河一直是全球领先的电磁线供应商。李东告诉记者,作为百年企业,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不仅需要适应市场发展、满足客户需求,同时对市场风险的管控也尤为重要,而通过运用衍生工具,不仅可以减轻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,也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专注于主营业务的发展。
据介绍,埃赛克斯古河作为跨国公司,总部位于美国亚特兰大。集团总部参与衍生品市场的历史久远,公司曾因为市场的大幅波动被迫承受巨额亏损,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一系列的套保政策进行期货保值。在2006年,苏州公司成立后,同样延续了总部的套期保值策略。
从实际来看,境内外市场套保存在一定的差异。北美公司主要使用境外LME或者COMEX市场进行套保,而苏州公司主要参与国内SHFE市场。与境外不同的是,国内还有增值税等因素需要在套保过程中考虑进去。另外在保证金方面,境外市场可以通过企业授信保证,而国内市场资金占用成本相对较高。由于部分客户需要进行出口贸易,苏州公司也会通过境外贸易商在LME市场进行点价,同时由于境外资金成本低于国内,公司可以利用内外利差获取更高的利润。
李东告诉记者,由于苏州公司产品主要以电磁线为主,上游原材料采购主要对接铜杆厂,下游客户主要是汽车、能源、家电及机电行业企业。电磁线行业生产经营一般采用“以销定产”的经营方式、产品销售采用“原材料价格+加工费”的定价模式,原材料价格大部分由下游客户承担,企业主要赚取加工费用,其盈利水平的增加主要依靠规模的扩张。
同时,电磁线生产企业资金压力较大,企业利润率普遍不高,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。在电磁线的生产成本中,导体材料成本所占比例较高,铜在原材料采购占比中达到90%。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原材料采购、生产管理、库存管理、销售回款、套期保值、资金管理等各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。
依据目前“铜价+加工费”是行业内最终产品定价的主流做法,公司一般在与客户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会进行“背靠背”套保模式,其中铜价作为最主要的部分,由客户提出目标价格,公司去锁定这个价格。记者了解到,所谓“背靠背”的保值策略,就是进行贸易对冲保值操作。比如在企业贸易点价后,同时在期货市场进行价格对冲保值,或者在贸易点价前,提前在期货及场外市场锁定价差,在贸易点价完成后,同时解除期货头寸。
具体来看,公司会利用规定的保值工具来对确认价格、数量和交货期的客户订单或承诺的电铜需求进行保值。在这中间,一部分是即期定价,占比在70%—80%,主要通过上游供应商(铜杆厂)在期货市场进行原材料价格锁定,在交割日之前接受当月点价,在交割日之后按下月点价,保证原材料订单供应稳定;另一部分是远期锁价,占比在20%左右,主要应用在公司的原材料成本锁定以及库存管理中。为了应对市场变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,企业的常备库存理论上占年销售量的5%—10%,其间进行滚动库存管理。此外,废料也会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和利润率,对这部分也会进行对冲操作。
在新冠疫情期间,铜价的大幅波动为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少挑战。李东告诉记者,在2020年2月初,由于疫情发生,铜价出现大幅下跌,原材料供应紧张,物流运输停滞,生产无法延续。在当时的情况下,有个别客户提出了延后交货或者取消订单的请求,铜价按照当期价格接受差价。
(转自《期货日报》 记者 董依菲)
| 市场服务中心 4008666099 | ![]() |